诸城:街角添绿意 城市加活力 当前聚焦
2023-05-18 17:31:22   大众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下午2点,阳光正好,在诸城市问月园口袋公园广场上,市民吴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正在踢球,“这里现在成为我们身边的"小确幸’,走进来可以休息,又能看到非常有意思的微景观和展览。”诸城市民吴先生说道。

口袋公园作为城市里的的一抹青绿点缀,是提升城市品质的点睛之笔,是实现市民“推窗见绿”、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一环。

近年来,诸城市按照“文化引领、主题鲜明、各具特色、形式多样”的原则,将诸城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相融合,形成不同文化主题的口袋公园,建设覆盖城乡、均衡布局的公园城市体系,着力打造5分钟入园的城市生活圈。建设11处文化主题口袋公园,公园城市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
诸城融合文化元素,丰富公园内涵。通过提炼诸城东坡文化、名人文化、世界级非遗 “诸城派古琴”文化、墨水河文化、黑陶文化等文化积淀,将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相融合,把口袋公园建成文化主题公园,突出“一园一主题、一园一风格、一园一特色”,利用东坡诗刻、雕塑、座椅、小品等多种形式,展现诸城文化,给每个口袋公园赋予文化之魂,充分展示诸城的文化底蕴。同时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,开展了公园建设“金点子”征集活动,向社会公布口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,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策,共收集到公园布局、景观内容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20余条,对完善建设方案和公园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。每个公园的规划布局、功能定位和建设改造目标是做到生态、开放、精致。

诸城市科学规划布局,因地制宜选址。结合旧城改造,在新建小区周边以及道路两侧,合理规划建设面积不等的口袋公园,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,提升公园绿地的可达性,让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。针对老城区用地难的实际,通过整合道路绿地、街边游园、街头空地等边角零碎地等资源,实施微改造、精提升,均衡公园布局。结合新修道路建设改造统筹规划,有机融入地域特色元素,因形就势建设功能多样、景观环境优美、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口袋公园系统。

诸城市坚持为民建园,提升公园品质。按照“布局合理、绿量适宜、生物多样、景观优美、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善”的建设理念。针对口袋公园建设的位置、面积和人群需求等因素,在园内增设了篮球场、文化广场、休闲广场、健康步道、儿童乐园、文化长廊等多个功能区,以能满足不同年龄、不同人群的多样化使用需求。通过打开封闭的城市绿地,打通人行道微循环,设置无障碍通道,合理布置园路和广场,安装休憩座椅、健身器材、智能驿站等,增强市民游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。突出生态优先,融入海绵城市理念。推行“公园+”模式,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。基于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新建口袋公园中推出了“公园+停车场”、“公园+公厕”、“公园+智能报刊亭”、“公园+微商业”的空间功能组合,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微空间。

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敏敏 李小鹏 报道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格式刷的快捷键怎么用_格式刷的快捷键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