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地小学停课出现发热病例,是新冠第二波来了吗? 世界新动态
2023-02-21 21:59:45   丁香妈妈
这几天,全国各地陆续爆出学校因出现发热病例停课的新闻,在家长群里引起大范围的讨论和转发。

杭州两所中小学检出多人感染新冠,另有一所学校出现流感病例。


(资料图)

图片来源:微博 @杭州日报

其他地区也陆续传出有学校因学生发烧、生病而停课的消息。

图片来源:妈妈群

大家纷纷担忧:第二波新冠疫情要来了吗?怎么这么快?先别慌,综合各地学校的后续消息,我们整理了两个关键点:

1. 目前播报的有新冠阳性病例的学生,均为「首次感染」;

2. 其他地区的播报来看,学校停课原因主要是流感、诺如病毒感染。

下面我们咨询了几位儿科专家,并结合各地疾控中心的官方信息,帮大家把最近的一些信息做了一些汇总和解读。

杭州学校新冠病例多为「首次感染」

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

根据最新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,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,均为首次感染,属于正常现象,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

图片来源:微博 @杭州日报

在多数人的感受中,新冠的前一波疫情确实已经过去,极少再听到有人感染的消息了。实际上,去年的新冠疫情中也有很多「未感染者」。

而据官方通报,杭州事发学校的这些阳性病例,都属于「第一次感染」,目前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新冠病毒对于之前未感染者的「查缺」。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,全国新冠检测阳性人数 12 月 22 日达到高峰(694 万)后逐步下降,1 月 23 日降至最低 1.5 万。

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 7

对于新冠,抗体带来的保护大概会有 3~6 个月,这是建立在时间之上的群体免疫屏障,让感染进入到波谷期。即使在波谷,仍有部分人可能接触到病毒,出现感染。

我们感觉身边没有多少新冠感染了,和新闻里看到部分病例集中出现,并不矛盾。

预防新冠病毒传播,保持社交距离、勤洗手、戴口罩,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,仍然是有效措施。

诺如病毒、流感

是其他地区学校停课的主要原因

除了杭州的病例确认为新冠感染以外,其他各地确认导致停课的原因主要是流感和诺如病毒

图片来源:微博
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2 岁以下的宝宝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,容易引发心肌炎、中耳炎、肺炎等并发症,需要家长格外警惕。

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检测周报显示,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。

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2023 年第 6 周,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出现上升,目前主要的流行病毒均为 A 型流感(甲流)

诺如病毒前不久我们曾发布过文章有提到过,是一种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病毒,会让孩子上吐下泻,常出现在秋冬季节,也属于自限性疾病。

这两种病毒传染性都很强,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学校,「一人病多人倒全班停课」的情况并不鲜见。

新冠 VS 诺如 VS 流感

如何判断和预防?

目前正值季节交替,多种流行疾病都进入了活跃期,一旦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,很容易分不清楚。

我们先用一张图,梳理了目前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症状表现:

可以看到,不管是普通感冒、新冠还是流感,部分病征都有相似之处。如果孩子只有轻微症状,可以在家简单先做判断,出现拿不准的情况随时就医——

● 有发热症状:家长可第一时间通过抗原检测试剂盒和流感抗原检测试剂盒,在家先自行帮助孩子进行初筛判断;

● 有呕吐、腹泻症状:警惕是感染了诺如病毒,可以送检孩子的粪便确诊,同时做好对症缓解。

关于新冠的预防和护理大家都比较了解,下面主要总结了流感、诺如的治疗护理和预防方法,大家可以收藏以备不时之需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管是否孩子疑似 / 确诊为哪种疾病,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 6 种情况要及时就医:需要就医的 6 种情况

这 3 类发热:

● 3 月龄以内的孩子发热:腋温 ≥ 37.5 ° C 或 肛温≥ 38 ° C,需要及时就医;

● 3~24 月龄发热:腋温 ≥ 37.5 ° C 或 肛温≥ 38 ° C,持续 24 小时以上 ,需要及时就医;

● 2 岁 + 孩子发热 3 天,没有降温表现,需要及时就医;

呼吸急促:

● < 2 月龄,呼吸超过 60 次 / 分;

● 2~12 月龄,呼吸超过 50 次 / 分;

● 1~5 岁,呼吸超过 40 次 / 分;

● 5 岁以上,呼吸超过 30 次 / 分;

呼吸困难,伴有呻吟、鼻翼扇动或三凹征,间歇性呼吸暂停(超过 20 秒没有呼吸);

意识障碍:比如嗜睡、昏睡、昏迷,或者谵妄等、或者出现抽搐;

拒食或喂养困难,有脱水表现,精神差、运动减少、眼眶凹陷、皮肤松弛、口唇干燥、哭时无泪、尿量减少或无尿等。

皮肤苍白,口唇或者四肢发紫;

注意:如果拿不准,尤其本身有其他疾病儿童,建议及时就医。

参考文献

[ 1 ] Gaythorpe K A M, Trotter C L, Lopman B, et al. Norovirus transmission dynamics: a modelling review [ J ] . Epidemiology & Infection, 2018, 146 ( 2 ) : 147-158.

[ 2 ] 廖巧红 , 冉陆 , 靳淼 , 等 .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( 2015 版 ) [ J ] . 中国病毒病杂志 , 2015 ( 6 ) : 448-458.

[ 3 ] Simmons K, Gambhir M, Leon J, et al. Duration of immunity to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[ J ] .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, 2013, 19 ( 8 ) : 1260.

[ 4 ] Hall A J. Noroviruses: the perfect human pathogens? [ J ] .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, 2012, 205 ( 11 ) : 1622-1624.

[ 5 ] Makison Booth C. Vomiting Larry: a simulated vomit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from projectile vomiting related to norovirus infection [ J ] . Journ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, 2014, 15 ( 5 ) : 176-180.

[ 6 ] CDC:Preventing Norovirus

[ 7 ]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: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

[ 8 ] Medscape:Norovirus

[ 9 ] Debbink K, Lindesmith L C, Baric R S. The state of norovirus vaccines [ J ] .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, 2014, 58 ( 12 ) : 1746-1752.

本文专家

李侗曾

审核专家

北京佑安医院 呼吸与感染病科 主任医师

刘华

审核专家

北京和睦家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

策划制作

策划:阿童木,Eric,美丽

监制:大力

题图来源:站酷海洛

关键词: 诺如病毒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病毒

上一篇:
下一篇: